茅盾传

作者:钟桂松

茅盾是带着那首《留别云妹》诗下山的。这首留别诗,用一个“完”字,寄寓自己灰丧的心情,对自己曾付出心血,为之追求的大革命,遭到如此惨重的打击和挫折,他感到失望,失望不是来自敌人,而来自革命阵营里的,原来都是朋友和偶像!这首“留别诗”并非诗人诗情喷发的产物,而是苦闷心情的宣泄,从喧闹的革命漩涡中心武汉,来到清凉世界庐山,静寂的山涧,伶仃的孤寂,茅盾只好以译书为打发日子,因而,奔泻的思绪,失衡的情绪,流淌的,是一二首诗。一二首借爱情外衣,抒发内心的苦涩和孤寂及革命的失望情愫,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挫折?

越思想,越觉得革命前程的迷茫。

后来,茅盾曾对此作这样反思和自白:

“我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感到迷茫,我需要时间思考、观察和分析。

自从离开家庭进入社会以来,我逐渐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遇事好寻根究底,好独立思考,不愿意随声附和。这种习惯,其实在我那一辈人中间也是很平常的,它的好处,大家都明白,我也不多讲了;但是这个习惯在我的身上也有副作用,这就是当形势突变时,我往往要停下来思考,而不像有些人那样紧紧跟上。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使我痛心,也使我悲观,它迫使我停下来思索:革命究竟往何处去?

共产主义的理论我深信不移,苏联的榜样也无可非议,但是中国革命的道路该怎样走?在以前我自以为已经清楚了,然而,在1927年的夏季,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弄清楚!在大革命中我看到了敌人的种种表演——从伪装极左面貌到对革命人民的血腥屠杀;也看到了自己阵营内的形形色色——右的从动摇、妥协到逃跑,左的从幼稚、狂热到盲动。在革命的核心我看到和听到的是无休止的争论,以及国际代表的权威,——我既钦佩他们对马列主义理论的熟悉,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也怀疑他们对中国这样复杂的社会真能了如指掌。我震惊于声势浩大的两湖农民运动竟如此轻易地被白色恐怖所摧毁,也为南昌暴动的迅速失败而失望。在经历了如此激荡的生活之后,我需要停下来独自思考一番。“

这一番经过思考后的自白,很能说明他当时的思想状况。在1927年夏季这个历史横断面上,后顾前瞻,这种思想是极正常的。

茅盾从庐山秘密下山,乘船去上海,因为怕船上熟人多,他在镇江就上岸,坐火车到无锡,又转夜车去上海。一路上,曲曲折折,回到上海东横滨路景云里家里时,已是半夜。悄悄叩门后,不见夫人出来,而是母亲来开门。

见是儿子回来,自然十分惊喜,没等母亲问,茅盾却边进去,边问母亲:“妈,德沚和孩子都睡啦?”

“两个孩子都睡了,德沚还在福民医院里。”茅盾母亲一边关门,一边说。

“什么事?”茅盾一怔,他知道夫人即将生产,忙急急地问。

“都是那个姓宋的不好,自己家里钱那么多,偏偏要住在这里,还要德沚腆着大肚子,替他拉蚊帐,自己坐在一边看,结果德沚跌了一交,小产了,已经送医院好几天了。”茅盾母亲忿忿然地告诉儿子。“宋”就是宋云彬,他先于茅盾下山,在给茅盾家里捎个信后,就躲在茅盾家里。宋家在与茅盾故乡乌镇相距几十里地的硖石镇,素有“宋半城”之称。

“那我去医院看看她。”茅盾问清德沚病房号码,乘月色朦胧时直奔福民医院,看望夫人。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朦胧中惊醒的孔德沚见丈夫突然出现在自己身边,惊喜不已。

“刚刚到家,妈妈说你小产了,我就赶来。”茅盾用手按着妻子的额角,又关切地问:“现在怎么样?”

“好了,就是力气没有。”孔德沚脸上露出笑容,回答道。“路上有没有麻烦?”

停了停,又问。

“还好,我都避开了一些熟人。本来去南昌,路不通,就想翻过庐山去南昌,结果那条路也封锁了,在山上又突然泻肚子,躺在山上的旅馆里,不能动,所以能走动,就赶快下来,路上怕熟人见,就绕到无锡过来。”茅盾简单地把自己和妻子分别后的经历说了一下。

你现在所看的《茅盾传》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茅盾传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