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的事

作者:袁一强

大跃进在全国真正迅速展开,始于这一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而同年5月16日升天的苏联第三颗卫星,在某种程度上则成为推动中国大跃进起飞的另一股精神助力,不久,中国就将自己的一颗又一颗的“高产卫星”抛上了天。

苏联老大哥的新卫星比第一颗重了15倍,比第二颗重了1.6倍,远远超过了美国人。中国发射的“高产卫星”自然不能含糊,6月12日,河南省遂平县率先放了一颗亩产小麦3530斤的卫星;喝采之声未绝,河北省安国县便发射出亩产小麦5103斤的卫星;接着便是西平县亩产7320斤的卫星上天。小麦出足了风头,跟着便是早稻,湖北省麻城县放出了一颗亩产36900斤的高产卫星,人们吃惊的嘴还没合上,广西环江县就放出了亩产13万斤的高产卫星……

生产出这么多粮食怎么办?最先为这事发愁的是伟大领袖。8月11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毛主席到了徐水》的报道,他老人家在听了县委书记张国忠汇报全县夏秋两季计划要拿到十二亿斤粮食时,毛主席不觉睁大了眼睛,笑嘻嘻地看了看屋里的人,说道:

“要收这么多粮食呀?”这时候,毛主席显然是想起了张国忠在路上介绍的本县情况,就伸出又厚又大的坚强的巴掌,算账一般地说:“你们夏收才拿到九千多万斤粮食呢!秋季要收十一亿呀!你们全县三十一万多人口,怎么能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大家一时被毛主席问住了。后来,张国忠答道:

“我们粮食多了换机器。”

毛主席说:“又不光是你们粮食多,哪一个县粮食都多!你换机器,人家不要你的粮食呀!”

李江生说:“我们拿山药造酒精。”

毛主席说:“那就得每个县都造酒精!哪里用得了那么多的酒精啊!”毛主席呵呵笑着,左右环顾地看看大家。大家不觉都跟着笑了起来。张国忠也笑道:“我们只是光在考虑怎么多打粮食!”

毛主席说:“也要考虑怎么吃粮食哩!”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小声说着:“毛主席看问题看得多远,想得多周到啊!”

“其实粮食多了还是好!”毛主席又笑道,“多了,国家不要,谁也不要,农业社员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顿也行嘛!”

这篇文章,陈爱兰利用中午连续广播了两遍。极大地鼓舞了曙光厂职工的士气。全厂职工家里能有台收音机的寥寥可数,能看到报纸的更有限,大多数职工还是要靠厂里的午间广播了解国家大事。

跃进之年,曙光木材厂的宣传水平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厂里的大部份建筑物的山墙都被利用起来制作成墙报,史丽云的美术才华在这里又有了用武之地,全厂各个墙报,黑板报的报头都设计的十分精美。在谷玉森的建议下,史丽云正式成为陈爱兰的助手。史丽云已被分配到装配车间部件组,负责验收从机加工车间转来的半成品部件,工作较为轻闲,她的一半精力全花费在板报上,什么“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天等于二十年”,“东风继续压倒西风”的大字标题都被她分别采用不同的字体书写得既苍劲有力,又有令人称道的美感。

苏联卫星上天的报头她显然是动了脑筋,报头样式设计得十分精彩,受到一致好评。只是一样,她依然是照别人的稿子抄写,自己一篇不写。陈爱兰几次鼓励她写篇稿子,都被她以各种理由惋拒。本来连为全厂的墙报制作报头她都不想干的,是谷玉森亲自找她谈了一次话才说服了她。

即便是抄写,史丽云的这份业余工作仍然十分繁重。

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日子里,每时每刻都有翻天覆地的事情发生,天天都有特大的喜讯,报纸上的消息哪一条不值得宣传!所以,厂里的板报,墙报要经常换新内容。即便如此,仍会使人有跟不上形势的感觉。

农业战线在大跃进中带了一个好头,其它行业自然不能落后。紧跟其后的是教育界,展开了一场“插红旗”拨“白旗”的热潮,拨完白旗便发射了教育界的卫星,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办红专综合大学,业余农业大学570多所;拥有学员10万多人。登封县办学速度更为惊人,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红专大学,入学干部群众11万多人。人民日报为教育界的卫星发出欢呼之后,全国教育界都大步跟了上来。

你现在所看的《那年那月的事》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那年那月的事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