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诱敌入彀的作战,汉动员了三十万大军,此时的军司令官是御史大夫韩安国。实际上韩安国在对匈奴问题的看法上是慎重派分子。因窦太后之死终能为所欲为的武帝,曾与群臣研议匈奴政策,其时以最坚决态度主张必须维持现状的,就是韩安国。
与之相对,极力主战的是王恢。订下以马邑为饵、企图诱军臣单于入彀计划的正是这个王恢。马邑之役时,王恢以将屯将军身份,位居韩安国之下。
事情肇因于匈奴为了更新和平条约派遣使者来时,韩安国赞成与过去同样的条件更新条约。这是高祖、文帝、景帝三代的外交方针,不得轻易变更——这是他所持的理由。
——高皇帝(指高祖刘邦)于平城受围,虽然心中万分不甘,为天下万民计,一切仍以忍辱为重。
这个精神非承继不可。而且作战必须经过周全准备,与匈奴交战,战争会延续多久甚难估算。在未有确切胜算之前,绝不可开战。
韩安国做此主张。
对此,王恢却以如下理由反驳:
外交方针因时代而变。高皇帝忍受平城之辱,是因为建国方始、国力尚未充实的缘故。现在天下统一,国家基础固若金汤,人民也获得充分休养。比起高皇帝创业时,国力已大大增强,因此,现在的外交方针必须有所修改。当时忍辱,乃是不得已情形下的权衡之计。如今我们必须以雪耻为首要政策。过去因为做不到,所以无话可说,但我们现在已有这个力量。讨灭匈奴,才是我们奉慰三代先帝之灵最上之道!
年轻的武帝较倾向于王恢的主张。
问题在于是否有胜算。此时,王恢拍胸脯提出的就是这个诱单于入彀的诡计。听说连具体计划都备妥了,武帝遂准其所请,决定开启战端。
结果,如前所述,这个诡计还是归于失败。
——单于不至,以故汉兵无所得。
对于这一点,《史记》上如此记载。
订立这个计划的王恢,当然责任重大。军律严如秋霜,败战只有论死一途。
——事实上不是败战,而是敌军撤退。汉军并未损失一兵半卒。
王恢如此向丞相田蚡哀求,请他代为说情。
丞相田蚡是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异父弟。田蚡央求王太后向武帝求情,将处刑王恢之事作罢。
——虽然未损失一兵半卒,但动员这三十万大兵,国家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使国家白白蒙受这项损失,这个责任难道比打败仗轻吗?
你现在所看的《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