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西之坊的大房间里摆上了晚宴,招待以光秀为主的宾客。绍巴与他带来的人也参与进来,山上庙里的住持们也都在场。一时之间,高声谈笑,推杯换盏,谈得非常起劲,似乎连歌一事已经无所谓了。这里的院主行祐看准时机,呈上了泡饭,劝说道:“夏天夜短,如果夜深了的话,还没连到一百句天就亮了。”说着催促大家起身移步去预备好的雅间。
另一间房里已经铺好了连歌用的席子。每个人的坐垫前都摆好了笔墨纸砚,似乎劝大家多吟一些佳句。绍巴与昌叱等人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尤其里村绍巴是宗祗、宗长以来当代闻名的人,深受信长宠爱,与秀吉关系也很亲密,在茶道领域与坂口的千宗易也很亲近,要说交游广,可以说他是无人能比的社交家。
“来吧,将军,您带个头吧。”他劝说光秀。但是光秀的手还没有碰写诗歌用的纸,他的胳膊放在小茶几上,眼睛望着夜色中的院子,院中的新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哪位执笔?”绍巴已经习惯了吟歌的场合。他在各方面用心注意,努力不让席间出现令人窒息般的冷清气氛。明智家的武士东六右卫门坐在房间一角,手里捧着小书桌,回答绍巴说:“小人不才,奉主公之命执笔,不敢违背。”
绍巴用非常圆滑的语气说:“您太谦虚了!您的书法用在这里都有些浪费了。这个人啊……”他指着儿子心前说,“虽说在学习吟歌方面有些小聪明,要论书法,因为学艺不精,写出来的字无法拿给人看。”
听到父亲说自己的坏话,心前笑着搪塞说:“这也难怪,听说令尊是明智家首屈一指的书法家,毕竟是他的儿子啊。”
“那么,你写字不好,也得怪我吗?”
“如果我不像您,作为儿子就是不孝啊。”
“在顶嘴呢!”绍巴苦笑着将身子转向光秀,告状说,“将军,他就是这么莽撞的人。您教训一下他吧!”光秀没有说话,他转过脸来,龇牙咧嘴地笑了一下,看脸上的表情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认真听这对父子的戏言。今夜他总有些奇怪,不过平常就属于那种沉默寡言一本正经的人,因此并没有人觉得可疑。
“看来您在冥思苦想啊!”
“你是说起句吗?”
“正是。”
“不,想好了。”光秀说着拿起了笔。
首先由一个人吟咏起句,下一个人接一句。然后一个人说出上句,其他人接着往下吟。就这样连成一百句或者五十句。书桌前的执笔人将其记录在卷,回头宣读。当晚的连歌大会上,由光秀吟咏起句,直到连成一百句,最后一句以光秀的结句收尾,然而传到后世的连歌只有不到十句。
光秀的起句是:时已至五月,天下归属亦可知。威德院的行祐接着吟道:夏日草木青,庭院胜过水上游。绍巴接着吟道:花落付于水,筑堰阻清流。接下来还有:风送彩霞来,春日钟声犹自冷。寒衾独卧,衣袖似晨霜。枕下草尖已发黄,野外金琵琶,鸣声耳能详。最后,心前吟道:若在花下睡,色香惹人醉。光秀苦吟的结句是:诸国依然悠闲时。就这样完成了一百句。
因为是拜山时举办的歌会,吟咏的歌卷本应保存在爱宕权现,这一卷连歌也可以传扬后世,然而本能寺之变以后,绍巴受到秀吉审问,就将它从爱宕取出来,交到秀吉手中,并详详细细地解释说:“确实是这样,一整夜都在以连歌为乐。过后看一下日向守大人的歌,也能发觉那时他已经有了逆反之意,可是在坦坦荡荡吟诵风雅的席间,谁能预知那样的大事呢?就连明智家的家臣,直到本能寺之变那天早晨,才知道日向守大人的心思呢,不是吗?”
那卷连歌落入秀吉之手以后,就不明去向了。当夜之事也许都被当作了绝对机密,完全是一团迷雾。据说绍巴交给秀吉的歌卷中,光秀的起句中的“亦可知”被改写成了“亦已成”,不知是否真有此事。还有人说光秀在苦吟之时,粽子没扒皮就塞进了嘴里,也有人说光秀曾问绍巴本能寺的护城河是深是浅,绍巴回答说不胜惶恐。这些话听上去活灵活现的,也不过是战乱后的传言。因为是一天就使天下大变的大战乱,所以一时之间流言四起,难辨真伪,人们一定会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不难想象,有一段时间绍巴有很大嫌疑,人们以为他才是唯一事先得知光秀计划的人。
那晚歌会之后,众人都留宿在威德院的僧房中,由于房间数量有限,绍巴就睡在紧挨光秀的寝室里。因为是夏季的夜晚,又是知心的歌友,中间的隔扇也都撤下来了。绍巴躺下之前说:“山上也没蚊子,今晚可以舒舒服服睡一觉了。京城中蚊子实在太多了……”
你现在所看的《丰臣秀吉(四)》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丰臣秀吉(四)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