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盟誓后,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踏上了回家路,这样的情形对他而言已经很熟悉,这一次只不过是昔日重现。心情不错的阿史那咄苾怎会想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对唐朝耀武扬威,因为从此时开始,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他的内部已经出现问题。

东突厥的人心向背形势,如同多米诺骨牌,只要有人开了头,骨牌倒下的态势就无法避免。

引发东突厥骨牌倒塌的人其实是个熟人,定杨天子刘武周的老部下苑君璋。

刘武周殒命之后,苑君璋继续盘踞在东突厥的屋檐下,担任东突厥进攻中原的向导,公元623年东突厥人袭击马邑就是他带的路。原本苑君璋准备跟着东突厥人一条路跑到黑,可是手下人不这么想,他的手下都是汉人,这些汉人向往的是李渊的正统唐朝,因此这些人纷纷抛弃了苑君璋,转而投入了唐朝的怀抱,而遭遇手下抛弃的苑君璋一看自己要成为光杆司令,索性也向李渊表明了投降的愿望。

在李渊将免死金券送到苑君璋面前的同时,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使节也到了,他们也是来做苑君璋工作的,他们希望苑君璋继续留在东突厥的阵营当中。拿不定主意的苑君璋咨询自己的亲信郭子威,郭子威给苑君璋支了一招,说道:“如今东突厥强盛,应该向它靠拢,不过在靠拢的同时还要等待天下的变化,不能任由别人摆布!”

郭子威的话给苑君璋定了位:先挂靠东突厥,再随机应变!

时间过得很快,一直处于随机应变状态的苑君璋时刻都在观察着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动态。在他看来,东突厥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随时可能分崩离析,况且阿史那咄苾的领导能力非常糟糕,国势不会长远。

公元627年五月,看透了阿史那咄苾的苑君璋放弃与东突厥的挂靠关系,转而向唐朝投降,随即被任命为隰州都督、芮国公,而苑君璋的反水也在无意之中推倒了东突厥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事实上,东突厥走下坡路完全是阿史那咄苾自己作的。

原本东突厥人性情敦厚,民风淳朴,因为文化水平比较低,政治法律反而简单明了,即便如此东突厥汗国的运营也比较正常,向心力也非常强。然而自从阿史那咄苾重用汉人赵德言之后,东突厥汗国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风俗被强令更改,习惯也被强令更改,政令也不再简单明了,而是烦琐不堪,这让本来习惯简单生活的人民有些恼火。而更令他们恼火的是,阿史那咄苾越来越信任外族人,反而对本族人非常疏远,更要命的是,获得阿史那咄苾信任的那些外族人趁机搞起了贪污,这让东突厥人更加气愤。

屋漏偏逢连夜雪,在东突厥人的愤怒慢慢积累的同时,老天也跟阿史那咄苾过不去了。东突厥汗国的上空下起了多年不遇的大雪,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这瑞雪得有个度,要是连续下一两个月都不停,那就是瑞雪成灾了。

很不幸,阿史那咄苾遭遇的就是成灾的瑞雪,积雪厚达数尺,本来连年征战就没有多少储备,这下成灾的大雪更让东突厥人的日子雪上加霜。要知道东突厥人靠的主要是牧业,而雪太多了,牲畜会冻死,更可怕的是大雪封山,储备的草料用完,成批的牛羊只有饿着肚子等死的份了。

这一年,东突厥人的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损失惨重,而令他们更痛心的是,他们的可汗阿史那咄苾居然在这个时候增加了赋税,理由是可汗家也没有余粮啊!真是不让人活了。

东突厥汗国的灾情牵动着唐朝上下的心,别误会,他们不是准备援助,而是在研究作战的时机。

李世民向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长孙无忌询问:“颉利君臣昏虐,危亡可必。今击之,则新与之盟;不击,恐失机会,如何而可?”意思是说,颉利可汗的日子很难过,趁这个机会出兵吧,又碍于去年刚跟他渭水盟誓,不出兵又恐怕丧失机会,该怎么办呢?

左仆射萧瑀主张出兵,一雪前耻,右仆射长孙无忌却说道:“虏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也。”

事实上,长孙无忌的话是装大尾巴鹰的,“王者之师”的论据并不足以打动李世民,只不过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比他们看得更远。他知道,此时的颉利可汗尽管国内生活困顿,但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地步,此时出击并非良机,弄不好还会激起东突厥人同仇敌忾。

你现在所看的《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