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这回事,说大了是大事,说小了是小事,主要得看怎么看。
往大里说,《道德经》里也有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话的解说是很多的,唐海比较信奉的是清末时候的解说。
清末时经济混乱,而清末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巅峰,当时罗振宇、马其昶等人对这些研究最为透彻。
老马引用汉初《毛诗故训传》里的话,力证老子的愿意是: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要知道老子讲究的是无为而治,他是不可能提出观点让人治国如同精心烹饪菜肴的。而在上古时候人们处理鱼,比较简单,是不会去掉便便弄出什么肠子来的。所以老子的话被很多人理解为,治国就是少动手干扰,该怎么发展就顺其自然。
当然,唐海是这一派的支持者,所以认可这个解说,另外派系的又不见得会这么想。
连道祖都拿厨道来比喻,可见在上古时期厨师有多火。
现在这时代,中国已经很难再出大厨了,不是厨艺不够,唐海认识许多人,绝对评得上三星水准,意大利那个受欢迎前50也行,美国评也行,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后,行业平等就没了。厨师变成了伙夫、厨子,其它行业也差不多,百花争鸣再难出现。
但不管人们心中怎么看,大厨,甚至乃是烘焙师、街边烧烤师、卖烤牡蛎的,赚的肯定都比一般人多得多,如果是地区级明星人物,教出几十、几百名弟子的,去哪里肯定是风光无限。
往小里说,厨师也是万千行业里的一种,推广食物、教导做法、教人健康的吃。而且因为人不能够不吃饭,所以这行业极其庞大,市场也极其庞大,但它并不比任何职业高尚,当然也不比任何职业低贱。
各地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风格,就算名厨也难跨地域推广,像欧洲这样的地方,各国会开各种美食交流节,其实就是各方在角力、推广,到时候强者可以吃掉弱者的蛋糕,弱者也会吸收经验励精图治崛起,行业就开始进步……
但欧洲本身互相竞争,已经快达到了一个平衡,中餐也在进入欧洲,只是一直没有唐海这个分量的人来。
唐海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这一次相当大一部分欧洲名厨抱团对抗他。
但也有瑞典马格斯、意大利马西莫等等,欢迎唐海进行厨艺交流。
三月,终于轮到瑞典草长莺飞。
瑞典西南半岛的一处村落,在广阔的大草坪上,大概有50多处露天厨房正在工作。
你现在所看的《我就是太平洋》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我就是太平洋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