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要讲一段过去的故事。
在沛县县城,若提起养马的李三,那可是一位有名气的人物,不过对他还有记忆的人可能已经不多了。他在城外一面干庄稼活,一面贩卖马匹,但他个子很小,像只猴子似的,因此,走在路上总是被马遮挡着,看不见人影,显得很滑稽。
李三买来小马驹饲养成良马,他在这方面很有一套。他就是靠卖这些良马维持生计的,但没有一点贪心,所以一直很贫寒。他很喜爱马,简直是不顾一切地爱。其爱马之心似乎感染了马,在他像爱孩子般的疼爱下,每匹马都成了宝马良驹。到了秦的末期,县衙和郡衙的官吏都以骑李三的马为自豪,常常说:“这匹马就是从李三手里买来的。”
但是,李三的马很难成为军马。他的马首先是不强悍。相比之下,文官和当地的富豪们乘上李三的马,连人都增添光彩,看起来都像是品格出众的君子。再进一步讲,那些马既不能下地耕田,也不适合驮运东西。因此,也有评价说,那根本就不算是马。他们所讲的理由是:“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要为人驮运东西或跑路的。只供有身份的人乘坐的良马,就应该另外起个什么名字。”
“一点不错。”
每当遇上不好的评论,李三就总觉得抬不起头来。他尊重马,像仆人一样伺候马,而且爱得过了头,或许是由于这些,马也有了气派,再也干不成粗活了。借用李三的话说,马本来就是一种弱不禁风的温顺动物,把它们驱赶到战场上,本身就是错误的。
“想要强悍的马,可以到匈奴那里去买嘛!”他常常会自言自语地说上这么一句。
李三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也有几个跟普通人一样的孩子。李三却没有像对待马那样细心周到地把他们抚育好,这应该归咎亍他对抚育孩子没有兴趣。最小的女儿叫娴娴,像小马驹一样机灵。可是,作为父亲的李三却气得不行,甚至抱怨说:“这个丫头怎么没学点马的温顺劲儿呢?”
李三老死以后,大儿子接过了田里的活计,老二则当了长工。饲养马的事业就荒废了。拆掉了马棚,连料槽也不要了。孩子们对先父一辈子痴迷养马已经腻烦透了,连马的气味都讨厌。
李三让孩子们从小就干农活,自己则成了养马迷,根本没有时间照看农田,田里的负担都加在了孩子们身上。李三去世后,他们终于可以把马和马的气味全部轰走,每个人心里都好像清爽了许多。
丧葬仪式全部由经营殡仪馆的周勃承担下来。
“真正悲伤的不是他家里人,而是那个小子呢!”周勃悄声在伙伴的耳边说道。
那个小子,指的是一个年轻人,只见他趴在李家大门口的一根细柱子上,缠着葬礼用的白布,泣不成声,抽噎不止,似乎全身心都沉浸在这悲伤的暴风雨之中,有时一不小心就从上面滑落下来,滑到地上不肯起来,抱着柱脚哭个不停。
这位年轻人就是夏侯婴。
说到夏侯这个复姓人家,原本在沛城是一个蛮有名的大户,由于连续几代闹分家,连袓上本家都分得七零八落了。婴一家在夏侯族谱分支中也排在末尾,因此不能住在城里,便住到了城外别人家一所看庄稼地的小房子里。
夏侯婴从少年时代就喜欢马,也许说喜欢爱马的李三老爷子更为准确些。婴从十三岁起,就整天钻在李三的马棚里。
“我很想雇你,可是我没有雇人的能力。”李三叹息道。
少年的夏侯婴可没有这个打算。他的理由很简单,帮着家里干农活,一有闲空就跑到李三的马棚去帮忙,从没想过要什么工钱。一般人似乎都有种愿意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本性,而夏侯婴的这种怪毛病似乎严重得过了头。譬如,李三口吃,夏侯婴也学上了这个毛病。他甚至连李三甩鼻涕的方式都要学。他对李三极为尊敬,最后就好像水滴石穿一样,李三的东西仿佛都流到夏侯婴秉性深处积存起来了。
你现在所看的《项羽与刘邦》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项羽与刘邦在线阅读!